听雷军 “五十而闯”:立新设计的共鸣与行业突围思考
发布时间:2025-09-26 14:44:31
浏览次数:
作者:Lan
当雷军在 2025 年度演讲中掷地有声地说出 “五十来岁正是闯的年纪”,这句穿透年龄焦虑的宣言不仅引发全网共鸣,更让深耕办公装修领域的立新设计深感契合。从小米 “押注芯片与造车” 的破局之路,到立新设计在行业同质化中的突围实践,两种 “闯劲” 背后,是对 “守成即落后” 的清醒认知,更是对核心价值的坚定坚守。

一、“闯” 是知天命之年的自我革命:从雷军的转型看立新的破局
雷军的 “闯”,是功成名就后拒绝 “躺平” 的主动求变 ——2020 年小米跻身世界 500 强时,他却深陷 “前有巨头堵截、内有团队疲惫、外有偏见质疑” 的内耗,最终以 “押上前十年家底” 的决绝,开启造芯与造车的硬核转型,用三年磨出玄戒 O1 芯片,用五年完成从互联网公司到科技企业的蜕变。这种 “不恋过往、敢破敢立” 的勇气,恰是立新设计的成长底色。
办公装修行业曾长期陷入 “低价竞争、模板复制” 的泥潭,客户对 “设计 = 画图、装修 = 施工” 的偏见根深蒂固,如同当年外界嘲讽小米 “是组装厂” 般刺耳。在行业普遍 “赚快钱” 的风气中,立新设计选择了最 “笨” 的 “闯劲”:
• 拒绝 “一套方案用百家” 的捷径,组建行业专项设计组,针对电商、科技、文创等不同领域的业务逻辑定制空间解决方案,仅科技企业的服务器机房设计就迭代 12 版,只为适配数据安全与散热需求;
• 顶着利润压缩的压力,牵头建立 “环保材料溯源体系”,从竹纤维板材到低 VOC 水性涂料,每类材料都标注产地与检测报告,打破 “装修即污染” 的刻板印象。
这种 “闯”,不是盲目跨界,而是在熟悉的领域里向 “深水区” 掘进 —— 正如雷军深耕科技行业却敢啃芯片 “硬骨头”,立新设计扎根办公装修却始终挑战行业痛点,本质都是对 “舒适区” 的自我革命。
二、“闯” 是长期主义的坚定下注:从小米的 “五年磨一剑” 看立新的 “十年磨一技”
雷军在演讲中强调,自研芯片 “至少要坚持十年、至少投入五百亿”,这种不计短期回报的 “死磕”,恰是 “闯劲” 的核心底色。办公装修看似是 “短周期项目”,但真正的 “闯”,正是把每个项目都当作长期价值的积累,而非一次性交易。立新设计的实践,正暗合这种长期主义:
1. 对技术精度的 “死磕”,堪比芯片研发的较真
小米造芯从 “系统点亮” 到 “量产落地” 历经三年打磨,立新设计对空间细节的雕琢同样跨越数年:
• 针对会议室隔音差的行业通病,组建声学实验室,测试 15 种隔断材料与密封工艺,最终研发出 “双层中空玻璃 + 阻尼层” 组合方案,将噪音衰减量提升至 45 分贝以上,这项技术如今已成为高端办公项目的标配;
• 借鉴小米汽车 “用户共创” 理念,建立 “空间使用反馈库”,收集超 200 家企业的后续使用建议,将 “员工吐槽的茶水间动线混乱” 转化为 “环形操作台 + 隐藏式收纳” 的优化方案,让设计从 “竣工即结束” 变为 “持续迭代”。

2. 对服务价值的 “深耕”,超越传统装修的边界
雷军将造芯与造车比作 “供两个孩子上大学”,虽压力巨大却构建了核心竞争力。立新设计则打破 “设计 - 施工” 的割裂模式,打造 “全链条服务生态”:
• 从前期的企业发展规划调研(预判 3 年团队扩张需求),到中期的消防报批、智能系统嵌入(如工位预约、能耗监测),再到后期的质保期上门维护,将服务周期从 “施工期 2 个月” 延长至 “质保期 5 年 +”;
• 面对客户对 “装修影响办公” 的顾虑,创新推出 “模块化快装方案”,采用预制构件现场组装,将 1000㎡空间的施工周期从 60 天压缩至 35 天,且竣工即达环保标准,这种对效率与体验的双重突破,如同小米 SU7 既追求性能又兼顾实用的平衡之道。
三、“闯” 是打破年龄的认知重构:从 “五十而守” 到 “五十而创” 的行业启示
雷军以 “五十来岁正是闯的年纪” 回击年龄焦虑,更重新定义了 “成熟” 的内涵 —— 成熟不是守成,而是更懂 “为何而战” 的清醒与坚定。这一点,在立新设计的团队成长中尤为明显:
1. 对 “经验” 的重构:不做 “吃老本” 的资深者,要做 “敢创新” 的前行者
行业内不少资深设计师依赖 “过往成功案例” 重复创作,而立新设计的核心团队虽平均从业超 15 年,却始终保持 “创业者心态”:
• 年近五十的首席设计师带队学习智能建筑技术,将 AI 环境监测系统融入档案室设计,实现温湿度自动调控;
• 借鉴小米 “对标苹果却不盲从” 的思路,在高端办公项目中既研究国际设计趋势,又深挖本土企业需求,避免 “为国际化而国际化” 的形式主义。
2. 对 “传承” 的理解:把 “闯劲” 转化为可复制的价值体系
雷军的 “闯” 不是孤胆英雄式的冒险,而是搭建 “顶尖人才团队 + 持续投入机制” 的系统工程。立新设计同样将个人 “闯劲” 沉淀为组织能力:
• 建立 “新人闯将计划”,鼓励年轻设计师挑战传统方案,近两年的 “动态隔断办公空间”“零碳茶水间” 等创新方案均来自 90 后团队;
• 提炼 “需求精准捕捉 - 模块灵活组合 - 服务全链保障” 的核心方法论,让每个项目都能延续 “以客户价值为核心” 的闯劲,而非依赖个人能力。
结语:“闯” 是所有前行者的共同语言
雷军的年度演讲,于立新设计而言,不是一次简单的 “围观”,而是一场精神共鸣。从小米押注硬核科技的决绝,到立新设计深耕办公空间价值的坚持,两种不同领域的 “闯”,本质都是对 “敷衍了事” 的拒绝、对 “长期价值” 的信仰。
正如雷军所说,改变任何时候都不晚。办公装修行业的 “闯”,或许没有造芯造车的惊天动地,却同样需要 “五十而创” 的勇气、“十年磨一剑” 的坚守。而立新设计的实践正证明:无论是科技巨头还是行业深耕者,真正的 “闯劲”,从来与年龄无关,只与 “是否敢为初心而战” 的坚定有关。













